在永利总站检测路线正压系统操作中,“电气与控制系统检查" 是保障正压建立、压力联锁保护、异常报警等核心功能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,需围绕 “供电安全性、控制逻辑有效性、报警功能完整性" 三大维度展开,具体检查步骤及判断标准如下,同时需严格遵循防爆安全规范(如 GB 3836.5):
环境确认:确保正压柜所在区域无爆炸性气体 / 粉尘泄漏(可通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,如检测值低于爆炸下限的 10%),避免检查过程中因环境风险引发事故。
断电操作:检查前需先切断正压柜的总电源(包括气源控制回路电源、柜内用电设备电源),并悬挂 “设备检修,禁止合闸" 标识,防止误通电导致触电或点火风险。
工具准备:使用防爆型工具(如防爆螺丝刀、防爆万用表),避免非防爆工具碰撞产生火花;准备好设备说明书(核对电气参数、控制逻辑)、绝缘手套(防触电)。
供电回路是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,需排查 “电源接入 - 线路绝缘 - 接线端子" 是否正常,避免因供电异常导致控制失效。
总电源与分路电源检查
打开正压柜的防爆电源箱(需使用专用钥匙,禁止暴力开启),检查总电源开关(如断路器)、分路开关(控制正压系统、报警装置的开关)是否处于 “断开" 状态(检查时需保持断电),开关外观无破损、烧蚀痕迹(如触点无发黑、变形)。
用万用表(置于 “通断档")测量总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绝缘电阻,需≥1MΩ(低压系统,如 220V/380V),若绝缘电阻过低(<0.5MΩ),说明线路存在漏电,需排查线缆外皮是否破损、受潮。
接线端子检查
正压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控制器(或压力传感器)、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、电磁阀,需逐一验证其功能有效性,避免因元件故障导致正压无法建立或联锁失效。
压力控制器 / 传感器检查
若为机械压力控制器(带设定旋钮):参考说明书,手动设定 “低正压值"(如 100Pa)和 “超压值"(如 300Pa),用标准压力源(如便携式压力校准仪)向控制器输入模拟压力 —— 当压力达到 100Pa 时,控制器应触发 “允许通电" 触点闭合;达到 300Pa 时,触发 “超压排气" 触点闭合(可通过万用表测量触点通断状态判断)。
若为电子压力传感器(连接 PLC):通电后(仅给控制回路通电,不启动气源),通过 PLC 触摸屏或调试软件查看实时压力值(此时应为常压,如 0Pa),用标准压力源输入 100Pa、300Pa 模拟信号,观察显示值与标准值的误差是否≤±5%(误差超差需校准或更换传感器)。
外观与接线:压力控制器(或传感器)的防爆外壳无裂纹、密封垫无老化,接入柜内的压力取样管无堵塞(可用压缩空气吹通,避免取样不准),接线牢固(与 PLC 或报警回路连接正常)。
参数校准验证:
PLC 与控制逻辑检查
模拟 “压力低于低值"(如输入 0Pa 信号):PLC 应输出 “切断柜内设备电源"“触发压力低报警" 信号(对应报警灯亮、蜂鸣器响)。
模拟 “压力达标"(如输入 150Pa 信号):PLC 应输出 “允许柜内设备通电" 信号(对应 “通电允许" 灯亮)。
通电测试:给 PLC 单独通电(断开柜内设备电源),观察 PLC 电源灯(如 “RUN" 灯)是否常亮,若 “ERROR" 灯亮,需通过编程软件读取故障代码(如接线错误、程序丢失),针对性排查。
逻辑验证:通过 PLC 调试模式模拟关键信号,验证联锁逻辑是否正确:
电磁阀(进气 / 排气阀)检查
报警与联锁是正压柜的 “安全防线",需验证 “压力低报警、超压报警、断电保护" 等功能是否有效,避免故障时无警示导致风险扩大。
声光报警装置检查
压力联锁断电功能检查
紧急停机功能检查
恢复状态:所有检查完成后,断开所有电源,拆除临时接线(如标准压力源连接线),将控制元件、接线端子恢复原位,关闭防爆电源箱和柜体柜门,确保密封完好。
记录存档:填写《永利总站检测路线电气与控制系统检查记录表》,记录检查日期、检查项目、合格情况(如 “压力控制器校准合格"“报警功能正常")、异常处理结果(如 “更换进气电磁阀线圈"),便于后续追溯和维护。
严禁带电拆接线:所有涉及接线的检查(如端子紧固、线圈测量)必须先断电,且需等待电容放电完成(如 PLC、电磁阀线圈),避免触电。
防爆部件不可私自改装:压力控制器、电磁阀、PLC 等均为防爆认证部件,不可更换为非防爆型号(如用普通万用表测量时,需确保表笔不接触防爆外壳内部裸露导体,避免破坏防爆结构)。
校准需专业操作:压力控制器、传感器的校准需由具备资质的人员使用标准校准设备(如防爆型压力校准仪),校准后需粘贴 “校准合格" 标识,注明有效期(通常为 6-12 个月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全面验证电气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,确保正压系统启动后能稳定建立正压、实现联锁保护,避免因控制失效引发爆炸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