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爆道闸作为特殊环境(如化工、油气、煤矿等易燃易爆场所)的关键安防设备,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安全性、防爆性能及使用寿命。安装需严格遵循国家防爆标准(如 GB 3836 系列)及设备技术规范,核心注意事项可分为前期准备、安装规范、防爆核心要求、调试检验、后期培训五大模块,具体如下:
安装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防爆性能不被破坏的前提,需重点核查环境、设备、人员三要素:
环境适配性核查
确认安装场所的防爆等级(如 Ex d IIB T4 Ga、Ex ia IIC T6 Gb 等)与道闸的防爆标识一致,避免 “低等级设备用于高风险环境"(例如将 IIB 级设备安装在 IIC 级氢气环境中,会直接引发爆炸风险)。
评估现场环境参数:温度(需符合道闸工作温度范围,通常 - 20℃~60℃,特殊低温环境需选带加热功能型号)、湿度(避免长期高于 90% RH)、腐蚀性气体(如化工区需确认设备是否具备抗腐蚀涂层)。
确认安装位置无遮挡(如树木、管线),道闸升降路径畅通;同时远离震动源(如泵体、压缩机),防止长期震动导致防爆面松动。
设备与配件核查
开箱时检查道闸主体、防爆电机、控制箱、接线盒等部件的防爆面完整性:无划痕、变形、锈蚀,防爆密封胶圈无老化、破损(防爆面是阻止内部爆炸火焰外泄的关键,轻微损伤也可能导致防爆失效)。
核对配件清单:确保防爆螺栓、防爆格兰头(电缆密封件)、防爆挠性管等配件齐全,且均带有合规防爆标识(无标识或标识模糊的配件严禁使用)。
检查电缆规格:需使用阻燃防爆电缆(如 ZR-YJV 系列),线径需匹配道闸功率(避免过载发热),且电缆外皮无破损(破损会导致可燃气体进入电缆管)。
人员资质要求
安装过程需严格遵循 “先固定、后接线、再密封" 的流程,重点控制机械结构与电气连接的规范性:
基础固定:防震动、防位移
安装地基需采用混凝土浇筑(厚度≥200mm,强度 C30 以上),或使用防爆道闸专用预埋钢板(钢板厚度≥10mm),确保道闸主体固定牢固,无晃动(长期晃动会导致防爆螺栓松动,破坏防爆间隙)。
道闸主体与地基连接时,使用设备自带的防爆螺栓(不可用普通螺栓替代),螺栓需对角均匀拧紧,扭矩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(通常 M12 螺栓扭矩为 30~35N・m),且螺栓外露丝扣需≥2 牙(保证连接强度)。
若安装在室外,需在道闸顶部加装防爆防雨罩(需与道闸防爆等级匹配),底部做排水处理(避免雨水淤积浸泡防爆部件)。
电气接线:防爆密封是核心
接线前需断开现场所有电源(包括总闸和备用电源),并在电源箱处悬挂 “正在施工,禁止合闸" 标识,防止触电或误启动。
电缆引入:通过控制箱、电机接线盒的防爆格兰头引入电缆,电缆外径需与格兰头规格匹配(如格兰头规格为 “G3/4",对应电缆外径 φ10~16mm),拧紧格兰头时确保密封胶圈与电缆紧密贴合,无间隙(防止可燃气体通过电缆间隙进入设备内部)。
内部接线:导线连接需使用铜鼻子压接(避免导线直接绞接导致接触不良发热),压接处需用绝缘胶带包裹,且导线预留长度适中(避免拉扯导致接线端子松动);严禁导线接头裸露,或接线端子过载(端子上接线数量不超过 2 根)。
接地要求:道闸主体、控制箱、电机需分别做独立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(爆炸环境中,良好接地可防止静电积聚和漏电火花);接地线需使用黄绿双色防爆电缆,线径≥2.5mm²,接地螺栓需加防松垫圈。
防爆道闸的 “防爆性能" 依赖于完整的防爆结构,安装中任何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防爆失效,需重点规避以下行为:
禁止修改防爆部件
密封件与间隙控制
避免电缆 “多余开孔"
安装完成后,需通过严格调试和检验,确认设备性能及防爆合规性,步骤如下:
空载调试
负载调试
防爆性能检验
外观检查:所有防爆部件标识清晰,防爆面无损伤,密封件完好,盲盖、格兰头安装到位。
接地电阻测试: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,确保≤4Ω;若现场为高土壤电阻率环境(如砂石地),需增加接地极数量或使用降阻剂。
第三方检验(可选但推荐):对于爆炸风险较高的场所(如油气罐区),建议邀请具备防爆检验资质的机构(如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)进行现场检测,出具检验报告。
安装完成后,需向使用方交付完整资料并开展培训,确保后续运维安全:
资料交付
运维培训
防爆道闸安装的核心逻辑是 “不破坏防爆结构、确保密封可靠、接地合规",每一步操作都需围绕 “阻止爆炸风险" 展开。安装前需精准匹配环境防爆等级,安装中严格遵循防爆规范,安装后通过全面检验验证性能,同时做好运维培训,才能确保设备在易燃易爆环境中长期安全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