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/ news center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新闻中心  -  防爆接线箱的防爆等级是如何划分的?

防爆接线箱的防爆等级是如何划分的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6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82
防爆接线箱的防爆等级划分,核心依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防爆标准(国内对应 GB 3836 系列标准),需从 “防爆型式”“危险区域类别”“气体 / 粉尘组别”“温度组别” 四个维度综合界定,最终形成清晰的等级标识(如 Ex d IIC T6 Ga)。以下分维度详细拆解:

一、核心前提:先明确 “危险区域划分”

防爆等级需与使用场景的 “危险区域” 匹配,这是等级划分的基础。根据爆炸性物质(气体 / 粉尘)的存在频率和持续时间,危险区域分为两类:

1. 爆炸性气体环境(对应 GB 3836.1)

针对甲烷、丙烷、氢气等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环境,分为 3 个区域:

  • 0 区: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持续存在、长期存在或频繁出现的区域(如密闭储罐内部,极少用于接线箱安装);

  • 1 区: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能偶尔出现(如设备泄漏时)的区域(如化工反应釜附近);

  • 2 区: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太可能出现,或出现时持续时间极短的区域(如化工车间通风良好的角落)。

2. 可燃性粉尘环境(对应 GB 12476.1)

针对面粉、铝粉、煤粉等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环境,分为 3 个区域:

  • 20 区:可燃性粉尘长期或持续存在的区域(如粉尘储罐内部);

  • 21 区:可燃性粉尘可能偶尔出现(如粉尘设备泄漏)的区域(如面粉加工设备附近);

  • 22 区:可燃性粉尘不太可能出现,或出现时持续时间极短的区域(如粉尘车间通风口附近)。

二、关键维度 1:防爆型式(“怎么防爆”)

防爆型式是防爆接线箱的核心设计方式,决定了其适应的危险区域等级,常见型式及适用场景如下:

防爆型式代号 防爆原理(中文名称) 核心特点 适用区域(气体环境) 适用区域(粉尘环境)
d 隔爆型 箱体设计为 “隔爆外壳”,即使内部爆炸,火焰 / 压力也不会传出外壳引燃外部环境 1 区、2 区 21 区、22 区
e 增安型 通过优化结构(如加强绝缘、限制温升),避免产生点燃源(无隔爆外壳) 2 区(不可用于 1 区) 22 区(不可用于 21 区)
ia 本质安全型(ia 级) 电路能量极低,即使短路 / 故障也无法点燃爆炸性气体 0 区、1 区、2 区 -
ib 本质安全型(ib 级) 电路能量较低,仅能避免正常 / 单一故障点燃气体 1 区、2 区 -
tD 粉尘隔爆型 针对粉尘设计的隔爆外壳,防止粉尘进入或内部爆炸外传 - 21 区、22 区
tA 粉尘增安型 优化结构避免粉尘堆积或产生点燃源(无隔爆外壳) - 22 区

注:防爆接线箱常用的型式是隔爆型(d)(适应 1 区等高风险区域)和增安型(e)(适应 2 区低风险区域);本质安全型(ia/ib)多用于内部接线的信号类箱体,粉尘环境则优先选 tD/tA 型。

三、关键维度 2:气体 / 粉尘组别(“防哪种爆炸物”)

不同爆炸性物质的 “点燃难度” 不同,需通过 “组别” 区分,确保接线箱能抵御对应物质的爆炸风险。

1. 爆炸性气体组别(按 “最小点燃电流比” 划分)

针对气体环境,分为 A、B、C 三组,组别越靠后,气体越易点燃(防护要求越高):

  • IIA 组:点燃难度高(如丙烷、乙烷),最小点燃电流比(MICR)≥0.8;

  • IIB 组:点燃难度中等(如乙烯、乙炔以外的炔烃),0.45≤MICR<0.8;

  • IIC 组:点燃难度极低(如氢气、乙炔),MICR<0.45;


注:“I 组” 特指煤矿井下的甲烷气体(如煤矿用接线箱会标注 “I”),而工厂常见的非煤矿气体均归为 “II 组”(如化工、石油行业)。

2. 可燃性粉尘组别(按 “粉尘特性” 划分)

针对粉尘环境,分为 III A、III B、III C 三组,组别越靠后,粉尘越易爆炸

  • III A 组:可燃性飞絮(如棉絮、麻絮);

  • III B 组:非导电粉尘(如面粉、煤粉);

  • III C 组:导电粉尘(如铝粉、镁粉);

四、关键维度 3:温度组别(“防高温点燃”)

防爆接线箱运行时会产生温升(如端子接触发热、内部元件发热),需通过 “温度组别” 限制最高表面温度,确保不超过爆炸性物质的 “引燃温度”。温度组别按最高表面温度从高到低分为 6 级,T6 级安全

温度组别代号 最高表面温度(℃) 适用的典型爆炸性物质(引燃温度>该值)
T1 ≤450 甲烷(引燃温度 537℃)
T2 ≤300 乙烯(引燃温度 425℃)
T3 ≤200 汽油(引燃温度 280℃)
T4 ≤135 乙醛(引燃温度 140℃)
T5 ≤100 二硫化碳(引燃温度 102℃)
T6 ≤85 氢气(引燃温度 560℃,但 T6 级更安全)

例:若现场存在乙醛(引燃温度 140℃),接线箱需选 T4 及以上等级(最高表面温度≤135℃,低于乙醛引燃温度),避免高温点燃气体。

五、关键维度 4:设备保护级别(EPL)—— 明确 “防护可靠性”

设备保护级别(EPL)是对防爆可靠性的进一步界定,分为 Ga、Gb、Gc(气体环境)和 Da、Db、Dc(粉尘环境),字母越靠前,保护级别越高

  • Ga/Da:可用于 0 区 / 20 区(最高风险区域);

  • Gb/Db:可用于 1 区 / 21 区(中高风险区域);

  • Gc/Dc:可用于 2 区 / 22 区(低风险区域);

六、防爆等级标识解读(以实际案例为例)

防爆接线箱的等级标识需包含 “Ex(防爆标志)+ 防爆型式 + 区域组别 + 温度组别 + EPL”,例如:

  • Ex d IIB T4 Gb
    Ex(防爆标志)+ d(隔爆型)+ IIB(适用于 IIB 组气体,如乙烯)+ T4(最高表面温度≤135℃)+ Gb(可用于 1 区 / 2 区);

  • Ex tD III C T150 Db
    Ex(防爆标志)+ tD(粉尘隔爆型)+ III C(适用于 III C 组导电粉尘,如铝粉)+ T150(最高表面温度≤150℃)+ Db(可用于 21 区 / 22 区);

总结:等级划分的核心逻辑

防爆接线箱的等级划分,本质是 “按需匹配”—— 先明确使用场景的 “危险区域(0/1/2 区或 20/21/22 区)”“爆炸性物质类别(气体 / 粉尘 + 组别)”“引燃温度要求”,再选择对应的 “防爆型式”“EPL”,最终形成完整的等级标识。
例如:化工车间 1 区(气体环境)、存在氢气(IIC 组),需选Ex d IIC T6 Gb级接线箱;面粉厂 22 区(粉尘环境)、存在面粉(III B 组),需选Ex tA III B T135 Dc级接线箱。

与我们产生合作,还原您产品蓝图里应有的样子!

立即联系我们
18134552229
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
在线客服

扫码关注我们

Copyright ©2025 永利总站检测路线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皖ICP备16011032号-9

技术支持:智慧城市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sitemap.xml